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14    次浏览
一名驼工牵着骆驼从长沙松雅湖出发,踏上重走“茶叶之路”征程。新华社发新华社电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的消息称,文物工作者近日发现与17世纪横跨欧亚大陆的中俄茶叶之路有关的民谣等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中俄茶叶之路,从福建省武夷山途经蒙古国乌兰巴托,最终抵达俄罗斯恰克图,总长5000公里,又称万里茶路,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持续了200年,与丝绸之路齐名,是重要国际商贸通道。近日,内蒙古文物工作者在中俄茶叶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呼和浩特市发现一首关于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最大商号“大盛魁”的民谣。这首民谣记录了大盛魁商人从福建武夷山买茶运到草原的过程。这首歌谣唱道:南方买茶到北边,万里贩茶万里难。武夷山,买茶尖,雇上脚夫把茶担。一离茶山四十里,这才来到崇安县(今福建武夷山市)。再装小船转大船,九江(江西)到达汉口(湖北)边。驮马拉到花园口(河南),接着渡过黄河岸。进太行,雇骡脚,前往太谷和祁县(山西)。歇歇脚,交货忙,茶砖驼运到口外。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说,大盛魁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有商队骆驼二万峰,大盛魁的驼队,每峰骆驼可以驮拉400斤茶叶,从今呼和浩特、张家口出发,过阴山向北进草原,或沿着“张库大道”到乌兰巴托,再到恰克图,每年清明出发,往返需半年时间。内蒙古与中俄茶叶之路有关的文化遗产,除了民谣外,在呼和浩特玉泉区,有大盛魁总号的店面、银库、商店、伙房等遗址;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区东北9公里处,有伊林驿站遗址,为“张库大道”,即张家口——二连浩特——大库伦(今乌兰巴托)万里茶路上的一个重要遗存。当地文物旅游部门在这里建成伊林驿站博物馆,专门展示万里茶路的历史。在锡林郭勒盟多伦诺尔古城,有与茶叶之路有关的山西会馆、关帝庙等文物古建筑。